找到相关内容5491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如何修持心经

    ”。这五蕴中的识,或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中的意识,都包含后来唯识学者所发展出的第七识、第八识甚至第九意识,因为在此五蕴或六根中的识,在观行的需求中,就已经足够了,并不需要分别出来。而这识蕴亦是...

    洪启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2230779827.html
  • 佛教电子英文术语

    客想 adventitious phenomena 客法 advocate 立论, 论者 advocate of consciousness-only 唯识论者 advocate of the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2232379842.html
  • 真言宗小史序(潮安王弘愿撰)

    、真如、杲邻、泰范、知泉、忠延为弘法大师之十大弟子。其中尤以实慧、真雅最显于世。 实慧,生地、俗姓皆同弘法大师。生延历五年(即唐德宗贞元二年)从泰基学唯识于大安。及大师归朝后,闻大师在高雄弘通密教,...

    王弘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55480040.html
  • 真言宗小史 二

    九岁,登根来。投玄誉之室。十三岁,剃发,受戒,性好学。玄誉喜,称其为童人中之骏。后至南都。学唯识于多闻院英俊。听华严于四圣坊宗助。   时真言宗诸僧,必至南都学性相学(87)。盖遵高祖大师御遣告之意...,精于因明俱舍。戒定者,长于华严唯识。两公之学。惧超越一代。启前人未到之说。风(105)靡一山。自此性相学者相续出。故丰山几为性相学之本所云。   第五编 新古合同时代   第一章 明治初年之...

    王弘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55480041.html
  • 密教纲要 二

    兴福寺为根本道场。弘此宗。曰北寺传。先是道证法师入唐。亲礼玄奘三藏。传此宗。归朝。于元兴寺弘此宗。曰南寺传。胎藏曼荼罗大眷属中之弥勒菩萨。此心能化之主也。瑜伽唯识之诸论。此宗所依之论也。又释论五种本觉中之...

    王弘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3680098.html
  • 《那先比丘经》中的希腊和中国因素

    佛教徒对于具体的名数较为感兴趣。大乘佛教,侧重于唯识,该派佛教徒对于义理的思考更加深入。笔者认为,由于《那先比丘经》提倡从心性上下功夫,因此可以认为该经典是佛教从小乘过渡到大乘的产物。“心念之,是为心事。...

    张思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5680134.html
  • 清凉国师澄观

    穿上袈裟,在霈禅师的精心指导下,系统地学习并讲述了《般若》、《涅盘》、《莲华6、《净名》、《圆觉》等十四部经和《起信》、《宝性》、《瑜伽》、《唯识》、《俱舍》、《中》《百》、《因明》等九论,较早地研习...

    郑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61780225.html
  • 敦煌壁画中的金刚经变研究

    建康(今甘肃张掖西北)人。早年在家乡专攻《唯识》、《俱舍》,后游学长安,在西明寺研究《起信》、《金刚》。“安史之乱”(755年)后,昙旷离长安,至朔方(今宁夏灵武西南),撰《金刚旨赞》。次于凉州(今甘肃...

    贺世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93980791.html
  • 从观心评天台山家山外之论争

      况复观心自具二种(观法),即唯识观及实相观⒆(大正46·709上。)。   又云:   又此内观含于唯识、实相两观之义⒇(大正46·712下)。   所谓「唯识观」与「实相观」基本上来自《...

    陈英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335181706.html
  • 孤山智圆的理具唯心思想及其对知礼之反批

    常同,彼彼自异。若论修观,必在自心,如此之境,名诸法体;如此之观,名诸法源,不同遍(偏)指真如,亦异一切唯识⒃(卐续藏101·83上下。)。   此段引文中,智圆已将其唯心观念作了清楚地说明,同时,也...

    陈英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335181707.html